人民检察

访问量:75019

高层声音

专稿

  • 认罪认罚从宽制度若干程序问题探析

    陈国庆;

    <正>2016年11月16日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国家安全部、司法部(以下简称"两高三部")印发《关于在部分地区开展认罪认罚从宽制度试点工作的办法》(以下简称"试点办法"),认罪认罚从宽制度试点工作在北京等18个城市正式启动。2016年11月28日最高检在江苏省南京市召开了试点工作部署会议,2017年9月18日在山东省青岛市召开了试点工作推进会议,在最高检直接指导下,这项改革试点在检察机关积极有序推进。截至

    2017年23期 No.756 5-1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7K]
    [下载次数:77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1 ] |[阅读次数:0 ]

法学专论

  • 论非公有制经济的刑法平等保护

    姜涛;柏雪淳;

    从财产权的属性角度分析,公有制经济与非公有制经济并不具有区别对待的意义,所有侵犯财产权且具有刑法保护必要性的行为都属于犯罪,刑法对贪污贿赂犯罪与侵犯公司、企业财产犯罪的规定应当一一对应。国家工作人员对公有财产的侵犯与非国家工作人员对企业财产的侵犯在财产权保护的意义上并无区别,两者之所以在入罪标准及法定刑上有所区别,根据在于两者主体在刑法评判上的意义不同,前者会破坏民众与国家之间的信赖关系,故有加重处罚的刑事政策依据。

    2017年23期 No.756 12-1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6K]
    [下载次数:59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6 ] |[阅读次数:0 ]
  • 犯罪工具没收的权属限制和量度限制

    胡成胜;王莉;

    犯罪工具是对我国刑法第六十四条所规定之"供犯罪所用财物"的理论称谓。源于刑事处分公正性及功利性的价值诉求,犯罪工具的没收应当受到两个方面的限制:权属限制和量度限制。前者的要义在于犯罪人本人所有之财物,至于物权关系的并存或变更则不在此限,但要建立第三人损失补偿制度以保护因没收遭受损失的第三人合法权益;后者的运行需改"必没"为"得没",并引入公法的比例原则,进行妥当性、必要性以及均衡性三个纬度的考量。

    2017年23期 No.756 17-2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9K]
    [下载次数:41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5 ] |[阅读次数:0 ]

法律解释评析

  • 《最高人民检察院第九批指导性案例》解读

    万春;缐杰;张杰;

    <正>当今社会已经进入互联网时代,以移动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和人工智能为代表的现代科技在给人们生产生活带来许多便利的同时,也给社会治理带来许多新问题。当前,网络犯罪已成为第一大犯罪类型,占犯罪总数近三分之一,并且每年以近30%幅度上升。一些传统犯罪也利用计算机网络技术不断升级,给人民群众安全带来严重威胁。为加大对网络犯罪的打击力度,最高人民检察院经充

    2017年23期 No.756 23-2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8K]
    [下载次数:31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1 ] |[阅读次数:0 ]

学者讲演录

  • 大数据司法的学术观察

    刘品新;

    <正>2014年是中国的大数据应用元年。此后",司法+大数据"很快跃升为中国法治领域的一个热点。近三年来,司法机关的诸多重要会议都与大数据司法有关。大数据司法已悄然对法治建设的方方面面产生了潜移默化的巨大影响。一、为什么在司法领域强调大数据为什么现在司法领域特别强调大数据呢?有些人被表面现象所迷惑,单纯以为是因为受政法系统领导层的重视;有些人则错误地认为主要是时代的原因,在"大数据"与"人工智能"等成为热词的环境

    2017年23期 No.756 29-3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5K]
    [下载次数:114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4 ] |[阅读次数:0 ]

立法建言

  • 我国洗钱罪上游犯罪扩容的立法建议

    井晓龙;张宝;

    从严厉惩治洗钱犯罪的现实需要看,我国洗钱罪上游犯罪的范围仍有进一步扩容的必要性,但将其扩充至一切犯罪的主张并不可取。同时,为了追求科学立法,保证精准司法,应将不产生经济收益或者利益的犯罪排除在洗钱罪上游犯罪的范围之外。因此,对我国洗钱罪上游犯罪范围的划定,需要同步进行增量与减量两个方面的完善,借鉴刑法中注意规定和法律拟制的立法技术,进而实现科学立法视域下我国洗钱罪上游犯罪范围的动态平衡。

    2017年23期 No.756 32-3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9K]
    [下载次数:64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5 ] |[阅读次数:0 ]

前沿动态

  • 改革背景下刑事诉讼制度的发展——中国刑事诉讼法学研究会2017年年会观点综述

    常锋;

    <正>为了推动刑事诉讼理论发展与改革实践,近日,由中国刑事诉讼法学研究会主办、厦门大学法学院承办、厦门大学经济犯罪研究中心协办的"中国刑事诉讼法学研究会2017年年会"在福建省厦门市召开。来自法学理论界、实务界及新闻媒体270多名代表以"司法改革背景下刑事诉讼制度的完善"为主题,围绕"以审判为中心的诉讼制度改革研究""认罪认罚从宽制度研究""缺席审判制度与其他问题研究"等议题展开深入探讨。

    2017年23期 No.756 36-4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1K]
    [下载次数:90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1 ] |[阅读次数:0 ]

检察聚焦

  • 如何建立科学合理的案件分配机制

    庄永廉;韩旭;何冀;陈坚;刘传稿;

    善案件分配机制是落实检察官办案责任制改革的重要内容。2017年9月22日,在最高人民检察院召开的最高检机关全面推进检察官办案责任制动员部署会上,曹建明检察长指出,要严格贯彻落实随机分案为主、指定分案为辅的原则,严格控制承办人变更程序,加强对案件承办确定工作的监督管理。为全面了解建立科学合理的案件分配机制需要考量的因素,厘清随机分案和指定分案的区分标准和注意事项等问题,及时总结地方检察机关关于新的案件分配机制的探索经验,本刊特邀专家学者和实务界人士围绕"如何建立科学合理的案件分配机制"这一主题进行探讨,敬请关注。

    2017年23期 No.756 41-4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73K]
    [下载次数:24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观察与思考

  • 行政诉讼检察监督的制度反思与重构

    金波;房琦;

    <正>面对司法体制改革的深化和检察监督职能的调整,如何强化行政诉讼检察监督成为当前检察机关亟待解决的问题。笔者结合2017年6月修改后的行政诉讼法及检察监督实际,对我国行政诉讼检察监督制度作些思考,以期对完善新时代检察监督体系有所裨益。一、行政诉讼检察监督制度现状(一)立法滞后、衔接不畅导致监督范围窄且刚性不足从宪法层面而言,我国宪法第一百二十九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检察院是国家的法律监督机关。"该条明确了检察机关作为法律监督机关

    2017年23期 No.756 49-5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1K]
    [下载次数:32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审查起诉环节新型诉辩关系之构建

    常凤琳;董林涛;吴吉星;

    <正>审查起诉是连接侦查与审判的重要纽带。审查起诉不仅将启动法院审判程序,限定法院审判范围,更影响着审判的质量。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提出"推进以审判为中心的诉讼制度改革,确保侦查、审查起诉的案件事实证据经得起法律的检验"。应当说,《决定》为审查起诉程序的改革设定了目标。实现此项目标,不仅需要检察机关客观审查证据、准确认定案件事实,更需要犯罪嫌

    2017年23期 No.756 52-5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2K]
    [下载次数:14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书评·心得

  • 立足人民性塑造检察工作的认同感——读何泽中新作《检察工作亲和力和公信力研究》

    卞建林;

    <正>目前,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在司法领域,可以说这一矛盾突出表现为人民日益增长的司法需求和司法公信力不高、人民对司法不够信任之间的矛盾。近年来,司法体制改革不断深化,改革措施不断推进。司法体制改革的目的,就是要破解这一矛盾,提高司法公信力,让司法真正发挥维护社会公平正义最后一道防线的作用。检察工作是政法工作的重要组成

    2017年23期 No.756 55-5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4K]
    [下载次数:13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调查报告

  • 检察公信力评估建设实证问题研究

    杨慧亮;陆静;

    检察公信力评估作为司法公信力建设的重要内容之一,其指标要素应包括公正、公开、民主、能力、效率、便民、形象等,评估路径应具备权威性、科学性、层次性、广泛参与性和有效性。在检察公信力建设中应坚持检察自信建设和检察他信建设并重原则。在检察自信建设方面,应使检察人员树立对法律和职业、案件质量及与案件当事人沟通的自信;在检察他信建设方面,应以提升履职为依托、以提升业务素养为抓手、以接受外界监督为渠道、以加强检察宣传为手段。

    2017年23期 No.756 57-6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4K]
    [下载次数:13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司法改革探索

  • 新办案机制下检察委员会制度的完善路径

    朱超然;

    检察委员会是检察机关的业务决策机构。检察委员会制度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检察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检察机关全面实施检察官办案责任制,建立运行新的司法办案机制的宏观背景下,检察委员会的职能定位、作用发挥、议题范围、提请程序、责任追究等也将发生相应调整。进一步明确检察委员会的职能定位、增强司法属性和专业化水平、落实责任机制、健全办事和决策辅助机构是其不断发展完善的必由之路。

    2017年23期 No.756 61-6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9K]
    [下载次数:20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0 ]

检察职业精神讨论征文

  • 检察职业精神的三个维度

    史笑晓;

    <正>检察职业精神归属检察事业发展的上层建筑层面,包括基于法治尊严与权威所产生的法治崇尚、检察信念、职业良知等因素,反映了检察职业的内在意蕴和精神气质,是行为的科学指引、共识的凝结纽带。作为检察职业的价值内核和检察职能的灵魂,在多重改革叠加的历史新方位下,对检察职业精神的再宣示,尤显意义之重大深远。一、检察职业精神的内在牵引纵观检察职业精神的发展,始终有几种内生力

    2017年23期 No.756 65-6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7K]
    [下载次数:14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再谈“张飚精神”

    祁云顺;

    <正>在中外法治文明进步的过程中,有一些具有里程碑意义的案例或事件起着非同寻常的推动作用。张飚同志历时5年锲而不舍帮助张氏叔侄平反冤案的先进事迹就是一例。2007年,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石河子市检察院监所检察科检察员张飚在一次监区巡查中,发现并依法受理服刑人员张高平不服判决、坚称无罪的申诉后,严格履行法律监督职责,针对案件诸多疑点,坚持不懈地依法开展查证工作,多次跨省转递申诉材料、反映案件疑点、提供证据线索,直至2013年张高平、张辉叔侄被改判无

    2017年23期 No.756 6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7K]
    [下载次数:5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法治视窗

  • 俄罗斯司法改革及其启示

    肖中扬;

    <正>1991年至2005年,俄罗斯联邦进行了一次自上而下的司法改革,主要包括司法理念改革、司法机关改革、审判原则改革、法官地位改革、法官监督体制改革以及司法法律制度改革。改革在取得显著成效的同时暴露出一些不足,积累了值得剖析和给人以警示的经验教训。他山之石,可以攻玉。俄罗斯司法改革的得失,对于我们研究、谋划当下中国正在深入推进的司法体制改革具有一定的启示意义。一、俄罗斯司法改革概述

    2017年23期 No.756 68-7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1K]
    [下载次数:20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观点撷要

  • 以审判为中心背景下检察权的调整与完善

    刘擎;张啸远;陈晨;

    <正>以审判为中心的刑事诉讼制度改革是本轮司法体制改革的重中之重,改革结果不仅影响公检法三机关工作重心的调整,而且关乎刑事诉讼中各种权力的配置。检察权涵盖监督和公诉多重职能,为适应新的形势,应当对检察权进行调整完善,推动改革在检察领域的融合发展。一、以审判为中心背景下检察权行使面临的困境。从目前看,检察权行使还面临一些困境。为适应以审判为中心的刑事诉讼制度改革的要求,应把强化检察权司

    2017年23期 No.756 71-7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6K]
    [下载次数:23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审查逮捕证明标准与证据规则的运用

    徐子栋;

    <正>为提高审查逮捕案件办理能力,做到不漏捕、不错捕,全面提升审查逮捕案件质量,有必要对有关刑事证据规则进行梳理研究,使之能够在审查逮捕案件办理中得到更好的运用。一、刑事证据规则与适用逮捕措施要达到的证明标准。刑事证据规则是指在刑事证据制度中,为了保证证据的客观性、合法性、关联性而产生的判断证据材料是否具有证据能力及证明力大

    2017年23期 No.756 73-7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1K]
    [下载次数:34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双重诈骗犯罪案件中财产损失的认定

    张亚;

    <正>在司法实践中,经常出现行为人骗取担保人的信任从而利用其财产进行抵押或者质押骗取借款或贷款的情形,俗称双重诈骗。对于双重诈骗而言,行为人骗取了两方的财产或者财产性利益:一方是受骗担保人,另一方是被骗提供财物者。要对双重诈骗中的被告人正确定罪量刑,前提是确定被害人是否遭受了财产损失。而在诈骗犯罪(特别是在双重诈骗犯罪)中"财产损失"的认定不仅在理论界存在

    2017年23期 No.756 75-7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1K]
    [下载次数:28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9 ] |[阅读次数:0 ]
  • 伤害案件诱发涉检信访的成因及应对

    高宛梅;

    <正>近年来,故意伤害案件特别是轻伤害案件引发的涉检信访问题较为突出。笔者以河南省南阳市宛城区检察院办案情况为实证样本,对该问题进行深入细致的调查研究,分析问题并提出对策,以期对司法实践有所裨益。一、伤害案件的范围界定与特点所谓伤害案件,是对以暴力手段侵害人身权利类案件的统称。单纯从伤害程度看,可以分为轻微伤、轻伤、重伤、伤害致死等几类案件。当前,伤害案件通常由

    2017年23期 No.756 77-7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1K]
    [下载次数:11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强化行政公益诉讼案件办理的对策

    彭正元;

    <正>2017年6月27日,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八次会议表决通过关于修改民事诉讼法和行政诉讼法的决定,"检察机关提起公益诉讼"正式写入行政诉讼法、民事诉讼法,这为检察机关提起公益诉讼提供了法律保障。自2015年7月检察机关开展公益诉讼试点工作以来,基层检察机关办理了一批行政公益诉讼案件并取得初步成效,但与改革要求和人民群众的司法需求相比,

    2017年23期 No.756 79-8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1K]
    [下载次数:17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稿约

    <正>《人民检察》(半月刊)是最高人民检察院机关刊物,中国法律类核心期刊,全国百种重点期刊。《人民检察》秉承"交流经验、指导业务"的办刊宗旨,坚持"关注检察改革、探讨法学新知、交流工作经验、解析司法疑难"的办刊思路,不断提升杂志的理论性、实践性、指导性和权威性。本刊栏目主要有:专题、法学专论、实务研究、检察聚焦、疑案精解、经验交流、检察长论坛、厅室局热线、前沿动态、司法改革探索、立法建言、法苑随笔、书评·心得、调查报告、法治视窗等。

    2017年23期 No.756 8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95K]
    [下载次数:3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欢迎订阅2018年《人民检察》

    <正>关注检察改革探索法学新知交流工作经验解析司法疑难本刊国内外公开发行。国内为自办发行。订阅者直接汇款。汇款时请在信汇凭证用途栏或邮汇单附言栏填写订阅者收件地址及收件人名称。全年24期,每期12.00元,全年定价288元(含邮资)邮局汇款(商务汇款)收款人:人民检察杂志社商户号:111320270邮编:100144地址:北京市石景山区香山南路109号银行汇款

    2017年23期 No.756 8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70K]
    [下载次数:1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下载本期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