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程荣斌;陶杨;
9月21日至23日,中国法学会刑事诉讼法学研究会首届年会在兰州召开,与会代表围绕"构建和谐社会和刑事诉讼法修改"主题,就刑事诉讼法总论、刑事诉讼程序、刑事诉讼证据等议题进行深入研讨。有的年会论文观点新颖、见地颇深,对刑事诉讼法的修改、刑事诉讼理论研究的深化,以及检察制度的改革与完善,大有裨益。在此,本刊特选登三篇年会论文,并刊发本刊记者的综述文章,以飨读者。
2007年20期 No.512 5-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0K] [下载次数:71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8 ] |[阅读次数:0 ] - 柯葛壮;张亚杰;
<正>为加强检察机关的法律监督权,提高刑事诉讼效率,更好地体现宽严相济的刑事政策,立法应赋予检察机关在刑事诉讼中对实体问题和程序问题的处分权。这种处分权可称之为检察机关的司法处分权,或者简称为检察处分权。
2007年20期 No.512 9-1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34K] [下载次数:14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蔡杰;肖伟;
<正>作为刑事执行程序的重要组成部分,减刑程序的本质是对刑罚的变更,其运作程序应遵循诉讼形态。现行减刑程序不仅剥夺了检察机关和罪犯的程序参与权,而且由于缺乏有效的检察监督,难以遏止程序性违法,导致减刑的制度功能受损,因而有必要从程序性参与和监督参与两个层面对之加以完善。
2007年20期 No.512 13-1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1K] [下载次数:39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1 ] |[阅读次数:0 ] - 刘金林;
<正>9月21日至23日,中国法学会刑事诉讼法学研究会2007年年会在兰州举行。与会人员就刑事诉讼法总论、刑事诉讼法程序、刑事诉讼制度改革等方面的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与交流,会议中一些专家学者发表的一些新观点令人关注。
2007年20期 No.512 17-1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2K] [下载次数:11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贺恒扬;
<正>由于故意杀人犯罪是重刑犯罪,所以要求的证据标准特别严格。无论是大陆法系国家还是英美法系国家均是如此。在我国的司法实践中,一些故意杀人案件,之所以会造成存疑不诉或无罪判决,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在证据的收集、审查、运用等方面存在着一些问题。下面,笔者对此作一些初步探讨。
2007年20期 No.512 24-2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0K] [下载次数:46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董玉庭;
数额犯是一种特殊的犯罪类型,对于数额犯而言,即使不成立连续犯,只要行为具有连续性,仍可累计计算数额。如果行为人连续多次与不同主体共同实施某种数额犯之行为,当每一次共同行为均未达到定罪的数额标准时,该行为人应按虚拟共同犯罪定罪处罚。
2007年20期 No.512 37-4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0K] [下载次数:71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8 ] |[阅读次数:0 ] - 钱舫;
<正>宽严相济是党中央根据新时期犯罪形势的变化和社会发展的要求,在总结惩治犯罪的历史经验基础上提出的刑事政策,对政法工作包括检察工作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公诉环节贯彻宽严相济刑事政策,必须深刻认识其科学内涵,并以这一政策的精神为依托,研究加强和改进公诉工作的措施。
2007年20期 No.512 41-4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0K] [下载次数:33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9 ] |[阅读次数:0 ] - 胥精华;
<正>在查办贪污贿赂案件实践中,我们一般把贪污贿赂"窝案"和"串案"统称为"窝串案"。"窝案",通常是指在同一单位或部门同时被立案查处三件(人)以上的贪污贿赂犯罪案件。"串案",则是指由一件线索、一起案件或犯罪事实而引发的多起案件。贪污贿赂犯罪的显著特点,就是职务行为相互牵联,作案过程紧密联系,犯罪事实相互交叉,因此,往往案中案、窝串案比较多。查处此类案件,只要把握得好,就会"办一案,挖一串,破一片",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在此,笔者结合实践就深挖窝串案的方法和技巧作些探讨。
2007年20期 No.512 45-4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5K] [下载次数:22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蔡田;黄华生;宋智勇;肖显副;李泽新;张志勇;肖宁;刘东海;
司法实践中,见义勇为的事情经常发生。但是,对于见义勇为的含义与特征、见义勇为的法律性质以及因见义勇为而可能产生的各种法律后果,理论界与实务界众说纷纭,分歧很大。尤其是对于见义勇为造成侵害人人身伤亡、财产损害,或者因见义勇为导致自身伤亡或财产损害,如何处理,更是一个很有争议的问题。日前,人民检察杂志社与江西省新余市人民检察院联合组织疑难案件研讨会,结合典型案例,特邀专家对这些问题展开讨论。
2007年20期 No.512 29-3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07K] [下载次数:17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李先赋;
<正>案情简介张某和王某因故发生纠纷,张某将王某打伤,致使王某左侧第九根肋骨骨折,经县公安局法医鉴定为轻伤。县公安局以张某涉嫌故意伤害罪对其予以拘留,并经县人民检察院批准,县公安局对张某执行逮捕。羁押40余日后,王某伤情被地区公安处法医鉴定为轻微伤,县公安局以张某不构成犯罪为由将其释放。张某后提起刑事赔偿请求。
2007年20期 No.512 34-3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K] [下载次数:9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陶汉文;吴剑;
<正>案情简介1994年12月13日,南宁市某石油公司(以下简称南宁公司)与天津市某贸易公司(以下简称天津公司)签订了一份农副产品购销合同。同日,某市政府驻北京办事处(以下简称驻京办)对外联络处副处长丁某擅自与上述两公司签订了一份补充合同,约定由该对外联络处为主合同的担保方,丁某在合同上签了字,并在"担保方"处加盖了对外联络处的公章。次日,南宁公司将50万元定金汇票交给丁某,丁某随后将汇
2007年20期 No.512 35-3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K] [下载次数:15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