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储槐植;
5月10日至12日在北京召开的中国法学会检察学研究会成立大会暨第八届全国检察理论研究年会,正式成立了中国法学会检察学研究会,会议围绕“强化法律监督,促进社会和谐”主题进行了学术交流和理论研讨,北京大学法学院教授储槐植等三位法学家就法学研究的前沿问题作了学术报告。为了全面反映此次会议的情况,本刊特选登会议交流的部分论文、储槐植教授的学术报告及本刊记者的文章,以飨广大读者。
2007年11期 No.503 6-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38K] [下载次数:107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8 ] |[阅读次数:0 ] - 索维东;
<正>“和谐社会”包括社会关系的和谐及人与自然的和谐两个方面,和谐社会有六个基本特征,即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检察机关的法律监督工作与这六个方面都具有紧密的内在关联。
2007年11期 No.503 9-1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45K] [下载次数:13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崔杨;
<正>宽严相济是当代中国预防和控制犯罪的基本刑事政策。检察机关作为刑事政策的践行者之一,“要切实贯彻宽严相济刑事政策,积极探索在各项检察工作中正确运用宽严相济政策的新途径、新机制、新措施,以更好地实现执法办案的法律效果与社会效
2007年11期 No.503 11-1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42K] [下载次数:33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4 ] |[阅读次数:0 ] - 吴建雄;
<正>我国正处于社会政治、经济的转型时期,在社会深层次的矛盾没有得到有效控制和构建和谐社会的目标尚未实现之前,遏制犯罪高发态势的从严政策不可或缺。但是必须看到,在人类社会走向法治、文明的进程中,保障人权和化解社会矛盾是其最重要的标志和价值首选。以人为本,关爱人性,利
2007年11期 No.503 14-1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33K] [下载次数:44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0 ] - 孙宏皋;周光富;
<正>公诉观是指公诉人在提起公诉、支持公诉、公诉变更、抗诉的过程中对公诉的性质、目的、模式、职能、程序及其诉讼法律关系等一系列问题的认识、态度、理念和价值取向的总称。公诉观属于司法价值的观念体系,是一种执法理念,“在公诉过程中有极强的引领性和指导意义,体现在对案件特质的洞察、法律
2007年11期 No.503 17-1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9K] [下载次数:13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李和仁;
<正>这是一次历史性的会议。5月10日至12日,中国法学会检察学研究会暨第八届全国检察理论研究会在北京隆重召开,正式成立了中国法学会检察学研究会,选举产生了检察学研究会领导机构,张耕当选为中国法学会检察学研究会会长,邱学强、朱孝清、姜建初、戴玉忠以及部分省级院检察长和部分法学专家当选为副
2007年11期 No.503 19-2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1K] [下载次数:13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樊崇义;夏红;
联合国刑事司法准则中的基本原则对于中国的刑事诉讼法修改具有重要的影响,已经成为中国进行刑事诉讼法修改时参照的一个主要标准,并成为衡量中国刑事司法正当化与否的尺度。当今世界执法的发展趋势是法律的程序化,因此,中国在刑事诉讼中有必要确立国际优位原则来处理国内法与国际法之间的关系。中国目前正在进行的刑事诉讼法再修改中,在引入反对强迫自证其罪、进一步规范非法证据排除以及完善侦查讯问程序中被追诉人的人权,强化对侦查讯问的监督等问题,已经成为人们关注的热点。对这些问题的解决一定会使我国刑事诉讼程序逐步达到联合国刑事司法准则中的规定的标准。
2007年11期 No.503 24-2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15K] [下载次数:93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1 ] |[阅读次数:0 ] - 项谷;张菁;
司法实践中对自首、立功的证据形式、证据效力及如何审查认定等程序性问题重视不够。当前应对“案发经过”等自首、立功的证明材料向法定证据形式进行必要的转化,形成证据锁链或体系,达到确实充分的证明要求,从而改变证明材料这一“孤证”认定自首、立功的局面。同时,有必要建立健全自首、立功证明材料的审查方法和工作机制。
2007年11期 No.503 37-4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38K] [下载次数:62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9 ] |[阅读次数:0 ] - 范德繁;
暴力行为特征包括法律特征和事实特征。前者表现为以刑法分则规范为主,总、分则规范相结合,处理规范和加重制裁规范相结合。后者包括对象特征和程度特征。分析暴力行为的法律特征和事实特征对认定犯罪和量刑都有重要作用。
2007年11期 No.503 40-4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06K] [下载次数:85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3 ] |[阅读次数:0 ] - 郭欣阳;
未成年人社会调查报告与未成年人品格证据在内容和适用对象方面有重合之处,但二者的适用目的有差异,适用程序也有很大区别。未成年人社会调查报告不是品格证据,只是司法机关处理未成年人刑事案件时的一种参考资料。检察机关应该在决定不起诉、暂缓起诉和教育未成年人等方面参考未成年人社会调查报告。
2007年11期 No.503 45-4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15K] [下载次数:183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5 ] |[阅读次数:0 ]